总市值:116.26亿
PE(静):140.33
PE(2025E):81.01
总股本:4.04亿
PB(静):6.20
利润(2025E):1.44亿

研究院小巴
公司去年的ROIC为4.31%,生意回报能力不强。去年的净利率为10.6%,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一般。从历史年报数据统计来看,公司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10.6%,投资回报也较好,其中最惨年份2023年的ROIC为3.31%,投资回报一般。公司历史上的财报相对良好(注:公司上市时间不满10年,上市时间越长财务均分参考意义越大。)。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需要仔细研究这类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详细数据

研究院小巴
靠谱分析师观点:公司未来成长性超高。
详细数据

研究院小巴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一)公司三季度核心填料业务同比增速进一步升,结合下游应用领域和国内外客户情况分享下背后驱动力,后续经营趋势如何展望?
答:2023 年,整个生物医药行业遇到了寒冬期,公司管理团队并未因此气馁,研发、应用技术和市场营销部门齐心协力,围绕市场需求梳理了研发管线的核心产品,提前对未来市场做出预判,联合制定了在色谱填料核心业务实施“3+2”的中长期市场发展战略,聚焦多肽、双抗/DC、血制品等三个热点行业,在技术上迭代创新,有效扩大产能,早期阶段及商业化变更等新应用项目不断增加,打开公司的增量空间,特别是复购订单持续增加,是第三季度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公司凭借十几年的工艺开发和产品及产能储备,抓住了多肽药物的放量机会,国内外多肽药物纷纷加速研发和产能建设,催生了公司硅胶、离子交换填料产品的刚性需求,拉动了业绩增长;公司捕捉新的机会,在疫苗、小核酸等细分增长领域,公司产品齐全,实现新增项目导入,这两个重要市场也是支撑公司前三季度增长的重要因素。
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除了两年前预判进入了核心赛道,更关键的是管理团队强大的执行力,包括技术创新,在双抗、DC 领域开发出多模式的层析介质,帮助客户解决蛋白的复杂分离问题,跟踪客户的生产管理周期,提供纳微式服务,配合供应链的审核审计,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使产品性能对标国际主流产品,增加产品适配性,助力降本增效的经营目标。公司管理团队感到欣慰的是,我们围绕核心赛道,兼顾成本管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实现了短期内稳定的良性业务增长,中长期有望凭借公司的技术优势以及细分赛道的布局,实现持续的盈利,使公司成为全球色谱填料领域的核心参与者。我们相信,公司“3+2”的市场发展策略,精确地切入了生物制药行业的增长趋势,在生物医药行业逐渐暖,国产替代、深化海外市场扩展的双重利好下,公司的核心业务能够持续增长。详细数据

研究院小巴
以上是研究院小巴对该公司的初步分析如果还有更多想了解的可以咨询研究院小巴
咨询
估值与分析师预测
根据中信证券陈竹的业绩预测,通过我们的dcf估值模型计算,纳微科技的合理估值约为--元,该公司现值28.79元,现价基于合理估值有0%的低估
150%+
当前市值
50%-
*估值基于历史报表和分析师预测数据,请注意风险
纳微科技需要保持80.80%的5年业绩复合增速,其估值将于现价一致"
150%+
当前市值
100%
50%-
*估值基于历史报表和分析师预测数据,请注意风险
*估值基于历史报表和分析师预测数据,请注意风险
分析师陈竹对其研究比较深入(预测准确度为50.17%)其最新研报预测如下:
财报摘要
财报体检
财务排雷 综述:财务相对健康。
盈利质量 提示:建议关注公司应收账款状况;建议关注公司存货状况;
大佬持仓
行业相对指标
相关评级
相关评级
价投圈与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