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市值:73.16亿
PE(静):282.67
PE(2025E):--
总股本:21.21亿
PB(静):2.18
利润(2025E):--
研究院小巴
公司去年的ROIC为1.23%,近年生意回报能力不强。公司业绩具有周期性。去年的净利率为0.67%,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不高。
公司上市15年以来,累计融资总额26.67亿元,累计分红总额5.30亿元,分红融资比为0.2。公司去年借的钱比分红的多,需注意观察公司经营状况和分红持续性。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营销及股权融资驱动。需要仔细研究这类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公司有息负债较高,注意公司债务风险。
详细数据
研究院小巴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来访投资者在公司会议室就关注与公司进行了交流,交流主要内容包括:
答:目前,中国智能化市场呈现出“大市场、小公司”的特征,整体行业极度分散。达实智能年营收超过 30 亿元,已位列中国智能化领域头部企业之一。我们认为造成这一格局的核心原因在于多数企业尚未掌握智能化系统的核心——物联网平台能力。从全球来看,智能化龙头企业也多以平台为核心构建技术壁垒。例如全球智能化龙头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2024 财年营收约为1608 亿元人民币;亚洲领先的 zbil(阿自倍尔),2025 财年营收为 145 亿元人民币。对比之下,达实智能作为中国本土领军企业,正在通过平台化能力与 I 技术融合,推动从“集成商”向“基于IoT 物联网平台的智慧空间服务商”转型,增强未来可持续竞争力。
达实智能自 2012 年起就布局 IoT 物联网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具备行业领先优势。2025 年,IoT 物联网平台已实现与 I 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合I 大语言模型相当于“大脑”,具备决策与分析能力;物联网平台相当于“脊髓”,负责将决策指令精准传达至各类终端设备,实现真正的智能响应。这种“I+IoT”的闭环能力,是推动智能化场景落地的关键竞争力。Q2达实大厦如何连续 4 年实现碳中和的?达实大厦是深圳首个碳中和大厦,2021 年-2024 年连续实现碳中和。达实大厦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主要包括“I 技术节能 + 自愿减排 + 方法学创新”三大核心举措1. I 技术节能达实大厦在建筑设计与运营中贯彻“能效优先”理念,单位建筑面积年用电量低于 90 度/平方米,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 120度/平方米)。达实大厦通过 I 算法全局优化提升中央空调机房能效,通过 IoT 物联网平台精细化管理照明、电梯等能耗设备等方法大幅降低基础能耗。2. 自愿减排在通过技术节能的基础上,达实大厦通过购买自愿减排量(CER)来抵消剩余碳排放,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积极担当低碳转型责任。3. 创新碳减排方法学并落地转化达实智能主导开发的《深圳市高效制冷机房碳普惠方法学》率先在达实大厦的中央空调机房落地应用,通过“I+IoT"技术智能调控显著提高运行效率。以达实大厦为例,按照方法学 2022 年 8 月至 2024 年 8 月期间,达实大厦高效机房碳普惠减排量共计 1008吨,经过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审核批复,已于 2025 年 3 月 17 日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挂牌,实现碳资产化转化。未来达实智能将继续迭代升级基于“I+物联网”的节能技术,为企业园区、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用户提供系统能效提升与碳中和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双碳”目标落地。详细数据
研究院小巴
以上是研究院小巴对该公司的初步分析如果还有更多想了解的可以咨询研究院小巴
咨询
估值与分析师预测
根据的业绩预测,通过我们的dcf估值模型计算,达实智能的合理估值约为--元,该公司现值3.45元,现价基于合理估值有0%的低估
150%+
当前市值
50%-
*估值基于历史报表和分析师预测数据,请注意风险
达实智能需要保持95.90%的5年业绩复合增速,其估值将于现价一致"
150%+
当前市值
100%
50%-
*估值基于历史报表和分析师预测数据,请注意风险
*估值基于历史报表和分析师预测数据,请注意风险
分析师甘洋科对其研究比较深入(预测准确度为19.17%)其最新研报预测如下:
财报摘要
财报体检
财务排雷 综述:财务可能有隐忧。
盈利质量 提示:建议关注公司应收账款状况;
大佬持仓
行业相对指标
相关评级
相关评级
价投圈与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