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市值:11209.35亿
PE(静):303.06
PE(2025E):226.58
总股本:79.99亿
PB(静):7.43
利润(2025E):49.47亿
研究院小巴
公司去年的ROIC为1.19%,生意回报能力不强。去年的净利率为9.3%,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一般。从历史年报数据统计来看,公司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1.79%,投资回报一般,其中最惨年份2014年的ROIC为-0.3%,投资回报极差。公司历史上的财报相对一般(注:公司上市时间不满10年,上市时间越长财务均分参考意义越大。)。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资本开支驱动,还需重点关注公司资本开支项目是否划算以及资本支出是否刚性面临资金压力。需要仔细研究这类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公司有息负债较高,注意公司债务风险。
详细数据
研究院小巴
靠谱分析师观点:公司未来成长性高。
公司商业模式常年稳定,推荐使用绝对估值来预估公司现值,该公司业务较难准确预测,建议用保守方式检视当前估值水平,如果按照当前市值回推,该公司未来5年业绩复合增速要达到100%这种爆表速度,才能撑起当前市值,市场对其预期可能过热。
详细数据
研究院小巴
该公司被1位投资大佬持有,持有该公司的知名大佬包括万家基金的莫海波,在2024年的证星公募基金经理顶投榜中排名前五十,其现任基金总规模为112.80亿元,已累计从业10年155天,综合其过往业绩分析,该基金经理基本面选股能力出众,擅长挖掘成长股。
详细数据
研究院小巴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公司在模拟、CIS、汽车等平台主要驱动力来自哪些终端需求?有多少来自补库存/关税不确定性的影响,有多少来自国产替代/China for China的影响?
答:各个手机公司正在修正年初的一些预测,总体的感觉是今年智能手机包括功能机的总数量预计和去年大致持平。即使单机的价钱是下降的,但由于补贴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家买中高档的多一点,因此全年总的营收和去年相比是差不多的。拉库存的部分主要是消费类产品,但是这部分对中国客户影响不是特别大。所以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客户现在市场份额增大了,其一是产业链的地缘政治考量,其二是客户能够提供非常优秀的产品,且大部分已经可以替代在供应链上 IDM 的产品。另外中芯国际的客户现在把很多原来单个的产品汇成一个整个的产品,或者把它封装成一个整个的产品,这样带来了一个放大效应。关税带来的紧急拉货,基本上到八九月份就停下来了。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订单状况起码到十月份左右,我们产能还是供不应求的,说明大家取得了市场份额这个能力是可以持续的。
详细数据
研究院小巴
以上是研究院小巴对该公司的初步分析如果还有更多想了解的可以咨询研究院小巴
咨询
估值与分析师预测
根据长城证券唐泓翼的业绩预测,通过我们的dcf估值模型计算,中芯国际的合理估值约为--元,该公司现值140.13元,现价基于合理估值有0%的低估
150%+
当前市值
50%-
*估值基于历史报表和分析师预测数据,请注意风险
中芯国际需要保持100.00%的5年业绩复合增速,其估值将于现价一致"
150%+
当前市值
100%
50%-
*估值基于历史报表和分析师预测数据,请注意风险
*估值基于历史报表和分析师预测数据,请注意风险
分析师唐泓翼对其研究比较深入(预测准确度为66.90%)其最新研报预测如下:
财报摘要
财报体检
财务排雷 综述:财务可能有隐忧。
盈利质量 提示:建议关注公司应收账款状况;建议关注公司存货状况;
大佬持仓
行业相对指标
相关评级
相关评级
价投圈与资讯